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管理工具,品管圈(多维工具)的应用为医院管理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管理方法和管理理论。通过品管圈(多维工具)的学习和运用,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已连续8年荣获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一等奖。2022年,医院还成为上海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辅导类试点单位,医疗质量提升和改进成效显著。
作为医院管理者,如何理解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对于提升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的作用?持续性质量改进给医院带来了哪些改变?今后又有什么工作打算?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市医院协会副会长、浦东医院院长余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转变:从外而内到从内而外
《中国卫生》:医院开展院内质量管理活动的力度和深度非常大,医院为什么愿意在品管圈及多维管理工具应用上投入大量精力?
余波:
品管圈是由一线医生、护士、职工自发主动地、自下而上地发现问题,通过质量工具科学地分析问题,找到这个质量问题背后产生的真正原因,再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操作、可实现的有效对策,解决之后,再进行总结、梳理,将其标准化。当其他科室,乃至其他医院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可以参照标准化结果执行。通过一个个质量管理的主题,解决不同的质量问题,从而保障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安全。
品管圈活动之所以能够在医院扎根,离不开三个方面的作用:活动主体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管理工具应用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理念意识上能够塑造质量改进文化。
10多年来,在刘庭芳教授的推动引领下,我们以品管圈及多维管理工具应用为切入点,关注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管理工具由单一品管圈到多维工具应用,从战略管理实施到精益现场管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实现了管理双轨并行。
《中国卫生》:能否举例说明,医院如何通过多维工具的运用,提高医护人员质量管理的意识,并在不断运用中,改善医疗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余波:
自2009年起,医院开始引入质量控制小组(QC小组)活动,确立了以科室QC小组为平台的全员参与的质控管理模式。2013年,医院强化了品管圈工具运用,通过全院全员培训,临床医疗护理一线圈员辅导,夯实了自下而上的“三全”(全院、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过程。
以脑卒中为例,这是一种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病后复中率、病后致死率、病后致残率都很高。2020年,我国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标化患病率为2.61%,按此测算,2020年,全国有1780万例卒中患者,其中340万例新发病例,230万人因脑卒中死亡。存活患者中,残留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占58.4%,残疾为31.59%,其中轻度残疾为14.8%,中到重度残疾为16.89%,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面对脑卒中日益增长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高复发率,我们医院作为浦东中南部地区最大的医疗中心,在前期完成两万余例社区人群脑卒中筛查工作基础上,以脑血管病“筛—防—治—管—康”全程健康管理为目标,构建院前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宣教体系、优化院中卒中患者快速救治体系、搭建社区卒中高危人群及卒中患者出院后随访与健康管理体系。以脑血管病三级防治学科群建设为技术依托,加强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之间的技术连接和双向转诊工作等手段,构建形成脑卒中全专结合区域多维联防模式。
医院先后获得高级卒中中心、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全国脑卒中防治“杰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并实现脑血管病治疗多项专利技术成果转化。“脑卒中全专结合区域多维联防模式”荣获第九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多维工具)大赛课题研究型专场一等奖,该项目也获得复旦大学优秀医疗服务品牌荣誉。
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落地
《中国卫生》:持续开展质量管理,给医院带来了哪些系统性改变和提升?
余波:
近年来,医院以患者为中心构建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了以信息平台建设为基础的智能化管理体系,完善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建设;以品管圈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质量与安全教育平台;以患者安全为目标的患者质量标准体系,完成两轮国际标准评审;建立安全事件主动上报及快反应管理系统,提升改进医院安全文化;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导向的医院质量服务体系,优化就医环节,完善医疗服务管理流程。
围绕以上五大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在品管圈、患者安全认证以及质量安全文化取得的成果,为医院构建质量标准打下坚实的基础。应该说,这么多年的质量改进工作,促进了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医院《双“C”卓越模式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获人民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上海市医院创新成果三等奖。
2019年启动的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是引导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指挥棒”。“国考”的整个指标体系中,包含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定量50个,定性5个)。这些定量指标实际上为品管圈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和主题。事实上,品管圈就是要结合日常工作的实际、国家的政策要求,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医疗质量的定量指标中,完全可以应用问题解决型品管圈的工具进行分析、对策制定和实施。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是长期任务
《中国卫生》:下一步医院推动应用品管圈,有哪些重点工作和长远规划?
余波:
一是坚持工具应用与管理战略相结合,持续提升患者安全目标管理。随着医疗行业发展和工作推进,医疗质量安全情况每年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特别是国家医疗质量安全目标发布后,行业针对性地开展改进工作,其中离不开品管圈及多维工具的应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动多部门、多学科协同工作,充分调动相关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共同培育全员关注、全员参与的医疗质量安全行业理念与文化。
二是坚持管理工具的科学应用,切实夯实医疗质量安全基础。守住医疗质量安全的底线,就是守住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抓住医疗质量安全的每一个要素,建立健全质量改进体系,始终看齐最高标准、最高要求,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看病。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任务,关系到每一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每一名医务人员都应该把安全、质量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的始终。
三是坚持广泛动员的理念,将持续改进纳入管理的全过程。通过教育引导、媒体传播和氛围营造,让医务人员深刻认识到品管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参与管理的平台,让每个人都成为医院质量管理的主体。按照“知行合一”的理念,让医务人员深刻认知到开展品管圈活动对医院、对科室、对个人的意义与作用,从发端筑牢和巩固品管圈长远发展的根基,让品管圈成为医务人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实践,从而形成浓厚的高质量发展文化氛围。
文:本刊记者 孙梦,通讯员 盛科美
审核:孔令敏 张士国
制作:中小卫1号